歡迎光臨青島華慧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官網!

  • 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商標代理機構
  • 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專利代理機構(機構代碼37247)
  • 青島市技術合同服務點 青島市科技成果標準化評價機構
  • 全國知識產權服務品牌培育機構
  • 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

全國統(tǒng)一咨詢電話:

(0532)81117588

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新聞資訊
向下箭頭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新聞資訊

辨析|技術轉移、科技成果轉移與科技成果轉化是什么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2-08-15 00:00:00來源:吳壽仁 專利軒點擊:0 返回列表

        01丨技術、科技、技術成果、科技成果有何不同?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1977年版的《供發(fā)展中國家使用的許可證貿易手冊》認為:技術是制造產品、采用工藝或提供服務的系統(tǒng)知識,且有多種表現(xiàn)形式,如知識產權、技術情報、技能、智慧等。
 
      《聯(lián)合國技術轉移行動守則(草案)》(1985年)雖然沒有給技術下定義,但將技術轉讓定義為:轉讓關于制造一項產品、應用一項工藝或提供一項服務的系統(tǒng)知識,但不包括只涉及貨物出售或只涉及貨物出租的交易。從中可知,技術是指關于制造一項產品、應用一項工藝或提供一項服務的系統(tǒng)知識。
 
       科技是科學與技術的合稱,然而通常是指技術,我們通常所稱的新科技(New Technology)、新興科技(Emerging Technology)、高科技(High Technology)和中等科技(Medium Technology)等,雖然翻譯為科技,實則是技術。我國臺灣的學者往往將Technology翻譯為“科技”。
 
       從上述分析可知,技術與科技、技術成果、科技成果是相通的,彼此是通用的,只是在不同的語境下分別使用而已。
 
       當然嚴格來講,科技成果與技術也不能完全等同,也有細微的差別。一般來講,技術一般包括專利權、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植物新品種權,未申請知識產權的商業(yè)秘密,如生產技術、工藝流程、品質管理等,以及技能和智慧等。
 
       02丨什么是技術轉移?
 
       技術轉移源于英文Technology Transfer?!秶壹夹g轉移示范機構管理辦法》對技術轉移給出了確切的定義。該辦法第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技術轉移是指制造某種產品、應用某種工藝或提供某種服務的系統(tǒng)知識,通過各種途徑從技術供給方向技術需求方轉移的過程。
 
       這一定義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技術被界定為“制造某種產品、應用某種工藝或提供某種服務的系統(tǒng)知識”,也可理解為應用技術成果。二是轉移被限定為從技術供給方向技術需求方轉移,包括技術歸屬權或技術使用權的轉移,以及技術知識的應用與推廣等,不包含同一主體內所進行的價值轉移,即價值實現(xiàn)、成果轉化。這表明,技術轉移與科技成果轉化不同。
 
      《技術轉移服務規(guī)范》(國家標準號為GB/T34670-2017)采用《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管理辦法》對技術轉移的定義,并規(guī)定,技術轉移的內容包括科學知識、技術成果、科技信息和科技能力等。在這里,可理解為“系統(tǒng)知識”包含科學知識,但不能理解為技術等同于科學知識,技術轉移當然包括科學知識的傳播。將科學知識納入技術轉移的內容,即科學知識的傳播歸入技術轉移,進一步豐富了技術轉移的內涵。
 
       除前述官方定義外,由我國臺灣科技管理學者袁建中教授主編的《科技管理》一書提出,技術轉移是一種知識流動的行為過程,如將學術機構所研究的成果轉移給企業(yè),開發(fā)成商業(yè)化的產品;或將某一產業(yè)的技術轉移至另一個產業(yè);或跨越國際,將一國的生產技術及管理科技轉移給另一國使用。其目的都是為了快速減少自行研發(fā)所需的時間與金錢,將有限資源更有效地利用,以更新的科技,發(fā)展更好的產品,以維持企業(yè)或國家的優(yōu)勢與競爭力。這一段話表達了以下兩個核心觀點:
 
       第一個核心觀點認為,技術轉移是一種知識流動,而知識流動主要有三個大的方面:
 
       一是從學術機構向企業(yè)轉移,這是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理論基礎,也取決于企業(yè)對技術的需求有多強烈,越強烈則轉移的驅動力越大。有的機構以“技術需求值”來評估企業(yè)對技術的需求程度。
 
       二是跨產業(yè)或行業(yè)轉移,即將一個產業(yè)或行業(yè)的技術轉移到另一個產業(yè)或行業(yè)。因不同產業(yè)或行業(yè)的技術發(fā)展水平不均衡,技術往往從先進產業(yè)或行業(yè)向落后產業(yè)或行業(yè)轉移。
 
       三是跨國轉移,因國與國之間技術發(fā)展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技術就從先進國家向落后國家轉移??鐕夹g轉移的理論較多,如技術差距論、技術選擇論、技術生命周期論、中間技術論和需求資源關系論等。
 
       這三個“轉移”都是從供給方向需求方轉移。當然,知識流動不限于上述三個方面,包括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學術機構向產業(yè)機構轉移及企業(yè)之間轉移等。
 
       第二個核心觀點認為,技術轉移的目的是有效利用現(xiàn)有技術成果。技術的生產是一次性的,即科學技術研究開發(fā),技術生產的結果就是技術成果,也稱為科技成果。技術轉移的直接目的是避免重復研究而節(jié)省自行研發(fā)所需要的時間和金錢,最終目的是維持優(yōu)勢,提高競爭力。
 
       由于技術等同于科技,則技術轉移就是科技成果轉移,科技成果轉移也就是技術轉移。從前述文件來看,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移只是在不同的語境下使用而已。在科技成果語境下,一般使用科技成果轉移。在技術語境下,一般使用技術轉移。
 
       03丨技術轉移、科技成果與科技成果轉化是什么關系?
 
       既然技術與科技、科技成果是通用的,那么可以認為,技術轉移、科技轉移和科技成果轉移,也是同一個意思,也是在不同的語境下分別使用。
 
       有人認為,技術轉移是國外的術語,國外的技術轉移相當于國內的科技成果轉化,即將技術轉移等同于科技成果轉化,只是翻譯時使用的詞語不同而已。也有人認為,技術轉移包含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成果轉化是指技術價值形態(tài)的轉移,或者同一機構內部由研發(fā)部門向應用部門轉移,也屬于技術轉移的范疇。
 
       科技成果轉移是指科技成果從供給方向需求方轉移的行為過程,即突出科技成果在主體之間的轉移,而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科技成果從知識形態(tài)轉化為實體形態(tài)的產品或商品,或者非實體形態(tài)的服務并實現(xiàn)經濟價值的過程,突出科技成果的應用推廣,即通常所說的由“紙”變成“錢”的過程。很顯然,科技成果轉移與科技成果轉化是兩個不同層面的概念,科技成果的轉移是其轉化的前提和基礎。即科技成果轉化往往是先進行科技成果轉移,再對該成果進行轉化。很顯然,科技成果轉移是手段,科技成果轉化才是目的。
 
       小結
 
       本文通過分析認為:
 
       一是技術與科技、科技成果三個概念是通用的;
 
       二是技術轉移與科技成果轉移也是通用的;
 
       三是科技成果轉移與科技成果轉化同樣重要,密切相關,經常是并列使用的,但不能等同;
 
       四是對技術轉移的途徑歸納了11種方式;
 
       五是對技術轉移機構的概念、業(yè)務范圍和類型進行了分析;
 
       六是技術轉移的瓶頸障礙,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yè)沒有設立專業(yè)的技術轉移機構,沒有專門的機構和專門人才管理技術轉移,或者所設立的技術轉移機構能力不強、運行機制不完善,嚴重影響了技術轉移,進而影響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只有加強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才能更好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七是對科技成果轉化三步曲及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等文件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主要內容進行了解讀。
  • 高品質服務

    一對一,服務貼心周到,價格公開透明
  • 快速響應客戶需求

    一站式手續(xù)辦理,完成交易流程
  • 全程跟蹤服務

    隨時溝通客戶,助力通過
  • 專家級指導

    專業(yè)的談判及指導,一對一經紀人
  • 資深服務團隊

    專業(yè)誠信,優(yōu)質高效,嚴格風險把控與告知
  • 平臺保障全程服務

    專業(yè)顧問一站式一對一引導服務